首頁專題—正文
首批國家級“非遺”膠州秧歌“扭”進德國
2023年02月09日 11:26 來源:中新網(wǎng)山東

  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2月9日電(蔡亞群)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膠州秧歌日前亮相“德國華人華僑社團2023春節(jié)聯(lián)歡會”,讓德國華人華僑和海外友好人士近距離感受到大秧歌熱烈歡騰的生動場面以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jù)悉,此次晚會規(guī)模大、影響力高,吸引眾多華人華僑和德國人士參加,其中包括法蘭克福市長、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lǐng)事、中德文化交流大使、法蘭克�?鬃訉W院院長,以及企業(yè)家、藝術(shù)家和社團僑領(lǐng)等。

  當日,膠州秧歌《喜洋洋》一經(jīng)亮相,就受到全德國華人華僑節(jié)目組委的熱烈歡迎,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和演員們喜氣洋洋的歡樂場面將會場帶入喜慶歡騰的氛圍,受到了華人華僑和德國人士的高度評價。

 

 

  對此,全德國華人華僑社團、德國山東同鄉(xiāng)會聯(lián)合總會、全德國華人華僑主席蔣平、孫宴欽向膠州市政府、市外事服務中心、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和市融媒體中心及全體演員發(fā)出感謝信。

  除此之外,膠州市外事服務中心、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等還向美國西切斯特市中西部商會、圣彼得堡華僑協(xié)會制作發(fā)送春晚拜年視頻,旨在擴大提升膠州文化國際影響力和海外傳播力。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深受民眾喜愛。起源于清朝咸豐年間的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于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

  膠州秧歌有膏藥客、翠花、扇女、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態(tài)”等。膠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動作抬重踩輕腰身飄,行走如同風擺柳,富有韌性和曲線美,“扭斷腰”、“三道彎”為其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脆灑脫;“鼓子”的動作有“丑鼓八態(tài)”,韻味奇特。

  據(jù)介紹,膠州秧歌《喜洋洋》系在原生態(tài)膠州秧歌基礎(chǔ)上,融入時代色彩編排而成。該節(jié)目將膠州秧“翠花”“扇女”等5種角色個性特點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断惭笱蟆吩�2007年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比賽中獲群星獎,在2008年4月獲得山東省文化廳舉辦的“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榮獲最佳節(jié)目獎,在2008年文化廳舉辦的首屆中國農(nóng)民會演中獲最高獎“金穗杯獎”。(完)

闁硅埖娲滄灙闂侇収鍠氶鍫ユ晬濮濇棘ssdweb@163.com
闁哄牜鍓涚紞澶岀博濞嗘劕顣查柛鎺戯龚濞村洦绌遍埄鍐х礀闁挎稑濂旂粭澶嬬閿濆牄鈧啯绋夐鐔哥厐缂佲偓閹规劦娼庨柣鎰畭閳ь剨鎷� 闁告帒锕﹂弫銈夊嫉椤掑倻绉圭紒鏃€鐟ф灙濞寸姾顔愮槐婵嬪礉閿涘嫮鐥呭☉鏃撶畵濞间即骞掗崼鐔哥秬闁靛棴鎷�
[缂傚啯鍨崇粭鍌涘閻樿櫕灏¢悷娆忔閹鎳為崒婊勭獥閻犱胶枪瑜拌尙鎷犳笟濠勭0106168)]闁靛棌鍋揫濞存粎鎮侰P閻犲浄鎷�040655闁告瑱鎷�][濞存粠鍓欓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璺烘祫缁憋拷110102003042] [濞存粎鎮侰P濠㈣鎷�05004340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