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共論博物館何以推動文明互鑒
2023年09月27日 11:5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山東曲阜9月26日電 (記者 金旭)文物如何承載人類文明?又如何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26日舉辦文物(博物館)分論壇,與會人士圍繞“博物館:連接人類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橋梁”展開討論。

  “文化的記憶功能是博物館最原始最核心的功能之一�!眹H博物館協(xié)會亞太地區(qū)聯(lián)盟主席安來順表示,博物館不僅向公眾呈現(xiàn)“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同時啟發(fā)人們思考“我們將向何處去”,幫助今天的人們建立文化歸屬、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而在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中,博物館發(fā)揮著“民間大使”的作用,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知識自由流動,得到有益交流。

  圖為26日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咨詢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羅德里奎斯在接受記者采訪�!≈行律缬浾� 梁犇  攝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理事長劉曙光認為:“透過博物館這扇文明之窗,我們能跨越民族、地域和時代的限制,在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欣賞中豐富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從而增信釋疑,消弭分歧。”

  2022年,中國正式備案博物館總數(shù)已達6565家,博物館的類型、主題也朝著多元化發(fā)展。劉曙光表示,中國博物館界希望通過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提高收藏、保護、修復等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通過加強學術機構和專業(yè)學者之間的交流合作,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聯(lián)合研究項目,深入發(fā)掘和凝練中國博物館藏品的世界價值,以及世界博物館藏品當中的中國元素。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咨詢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羅德里奎斯表示,作為連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橋梁,博物館為后代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文化交流提供安全的空間,也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增進國際理解。

  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其目標之一就是收藏與保存好古敘利亞文明,為后人留下完整的文化遺產,培養(yǎng)文化認同。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策展館長利瑪·卡瓦姆說:“從2021年開始,敘利亞和中國達成合作,在兩年時間內,在中國不同省份的6家博物館展出敘利亞古代文物。我認為舉辦國際展覽合作的意義在于,不僅提升了博物館的國際形象,也能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收獲經驗、學習知識�!�

  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指出,博物館展覽要注重空間美感和文物的故事性,實現(xiàn)多樣化、個性化發(fā)展;通過智慧化、科技化的應用增強公眾的交互體驗,也可通過數(shù)字技術讓公眾“沉浸式”走進博物館。(完)

闂備胶顢婇崺鏍哄⿰鍕粴闂傚倷绶¢崣搴ㄥ窗濮橀鏁婇柛顐犲劜閺咁剚鎱ㄥ┑鍥棟ssdweb@163.com
闂備礁鎼悧婊堝礈濞戞氨绀婂璺虹灱閸楁碍绻涢崱妯哄妞わ絾鐓¢弻娑㈠箳閹搭垶绶村┑鐐存綑濞诧妇绮氶柆宥呯労闁告剬鍛槬闂備焦瀵х粙鎴炵附閺冨倻绠斿璺侯儑椤╃兘鏌ㄥ┑鍡欏闁逞屽墮閸燁垳绮欐径鎰垫晣闁绘柨鎽滈崢鎰磽娴f彃浜鹃梺纭咁潐閸旓箑岣挎惔銊︾厽闁归偊鍓涢悾顓㈡煃瑜滈崜銊╁箯閿燂拷 闂備礁鎲$敮鎺楁晝閿曞倸鏋侀柕鍫濐槸鐎氬銇勯幒鎴濃偓鑽ょ矓閸︻厾纾奸柡鍐e亾闁荤啙鍕粴濠电偛顕慨楣冾敊閹邦喗顫曟繝闈涱儏缁€澶愭煥濞戞ê顏柣銉ユ噹閳藉寮幘鍓佹殼濠电偤妫块崡鎶界嵁閹烘閱囬柣鏂挎憸缁夘剟姊洪棃娑欙紨闁瑰嚖鎷�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瀹曞洨绠旈柛灞剧☉椤曢亶鏌eΟ鎸庣彧閻忓骏绻濋幃宄扳枎韫囨棏妫為梺璇″灠椤︾敻骞婇悙鍝勭<婵犲﹤瀚悰銉╂煟閻樿精鍏岄弸顏嗘喐閹峰苯鐨洪柟椋庡У缁楃喐绻濋崟顓фП0106168)]闂備線娼уΛ宀勫磻閹伙拷濠电偛鐡ㄧ划搴ㄥ箖娓氱櫃闂佽崵濮村ù鍕箯閿燂拷040655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濠电偛鐡ㄧ划鐘诲礈濞嗘挸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鎹勯悜妯笺偒缂備焦鍞婚幏锟�110102003042] [濠电偛鐡ㄧ划搴ㄥ箖娓氱櫃濠电姰鍨奸鎰板箯閿燂拷05004340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