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青年學者共探易學之道
2023年04月22日 10:57 來源:中新網(wǎng)山東
圖為論壇現(xiàn)場。范嘉懿 攝
圖為論壇現(xiàn)場。范嘉懿 攝

  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4月21日電(范嘉懿)第十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青年易學專場于4月21日晚在山東濟南舉辦。本次青年研討會旨在為兩岸青年易學學者開展學術交流和近距離接觸更多知名學者提供平臺。

  當晚,六場青年易學專場同步舉行,共有30余名兩岸青年易學代表參會。

  臺灣師范大學國文學系碩士洪妤芳通過線上視頻介紹說,通過研究《易傳》中對乾卦的描繪和申說,她進一步理解了乾卦的性質、功能與形象。乾卦具備剛健、中正、純粹、簡易等德性,融入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識,也暗含君子自強不息的憂患意識�!拔以谡撐闹惺崂砹饲詢�(nèi)涵,進一步闡明其中‘時’‘位’的精神,發(fā)揮乾卦的本質、核心、宇宙觀�!�

  新疆師范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yè)博士生王玥琳則將易學與《紅樓夢》故事相結合,論述了《紅樓夢》中所貫穿的易學“樂知天命”、“盈虛”更替、“貞”“正”等人生觀。她認為,《紅樓夢》結尾的悲劇與易理的分合,不僅表現(xiàn)出文學的動人力量,又傳達出易學的價值導向,而俗文學的易學接受與易學表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易學思想的接續(xù)發(fā)展。

圖為青年學者發(fā)表觀點。
圖為青年學者發(fā)表觀點。

  “總體來看,當代的學術界沒有非常重視研究‘大卦’和‘小卦’的問題�!鼻迦A大學哲學系博士王政杰因此寫作了《<周易·系辭上>“大卦”“小卦”說辨析》。他認為,“小”“大”是易學的重要范疇,其對待與變化體現(xiàn)了《周易》對這一范疇關系的深刻思辨�!靶 贝蟆迸c“陰陽”“柔剛”等范疇一樣對于判斷、理解卦象有著重要價值。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胡曉培說,語言的特性決定人的意識模式,也進而決定人的存在方式。通過對《周易》古經(jīng)這樣一部特殊先秦經(jīng)典的語言性質分析,人們能夠得以窺見和反思,“《周易》語言的詩性特質,使易學思想體系融入和構成了中國語言和文化的意義之網(wǎng),為各時代的群體或個體展開提供廣闊的場域�!�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張沛在最后的點評中表示:“青年學者肩負著中國學術的未來,希望此次青年專場研討會能夠促進參會青年學者們的學術論文質量進一步提升,這也是本次大會特意設立青年易學專場的一個初衷�!�(完)

投稿邮箱:cnssdweb@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