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春,廣州氣候多變,晝夜溫差較大,加之空氣潮濕,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感冒。如何防感冒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沙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中醫(yī)師鄧聰表示,春季應順應季節(jié)規(guī)律來調養(yǎng)身體,他介紹了三款春季食療方,對預防感冒有一定的幫助。
醫(y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沙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中醫(yī)師鄧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魏星、黃月星
春季飲食
應“省酸增甘”
風為春季的主氣,“風為百病之長、其性輕揚開泄”,故春季是感冒的高發(fā)季節(jié),尤以嬰幼兒、年老體弱者為主。
春季氣溫回升,并伴有多風,因此,春季感冒多為風邪感冒。由于廣州地屬亞熱帶,具有潮濕多雨、夏季長、霜期短的特征,所以感冒也容易夾雜濕氣。
怎樣預防感冒?鄧聰表示,春季應順應季節(jié)規(guī)律來調養(yǎng)身體,為有助于春陽升發(fā),起居宜“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適當晚睡早起,在開闊的庭院內活動,放松身體,使人的精神意志疏達宣發(fā),以順應春季肝木生發(fā)條達之氣,從而強健身體。
同時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潤養(yǎng)肝臟,調和氣血!案握撸ㄓ诖簹狻,在春天要少發(fā)脾氣,多微笑,保持愉悅的情緒、樂觀的心態(tài)。避免劇烈的情緒波動,傷及肝氣,導致肝氣抑郁,甚則傷肝。
春季天氣漸暖,尤其是白天的溫度上升較快。寒從腳下起,乍暖還寒時,還是捂著點好,衣物增減有度,穿衣適宜下厚上薄。要注意個人和公共衛(wèi)生,多開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鄧聰表示,在飲食上,宜食辛甘發(fā)散之品,有利于調護陽氣,如蔥、韭菜、香菜、薄荷、豆芽、薺菜、花生、枸杞子等。應遵從“省酸增甘”的原則,少食酸味食品,多吃一些甘味食物以培補脾土,如春筍、蘆筍、大棗、薏苡仁、山藥、扁豆、茯苓等。同時注意少吃辛辣上火之品、少飲酒,也不宜食用辛溫之物,如參類、鹿茸、羊肉等,以免助熱生火。少吃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推薦三款
春季防感冒食療方
食療是廣東人的傳統(tǒng)習慣,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煲藥材湯來調理身體。鄧聰介紹,食療是一種健康的養(yǎng)生之道,中醫(yī)一直強調以食治病,認為“藥食同源”,同時,食療應“順應天時”配合不同的季節(jié)來調養(yǎng)。以下三款食療方,對預防感冒有一定的幫助,若已患上感冒,亦可作為飲食治療,有助于消除病癥。
1.芫荽咸欖魚片湯
材料:芫荽1兩,咸橄欖10個,鯇魚肉4兩。
方法:瓦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和咸橄欖,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加入芫荽和鯇魚肉片,繼續(xù)用中火煲三十分鐘左右,不需加鹽即可飲用。
功用:平時飲用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如果患上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發(fā)熱、頭痛、咽喉不適,可以作為食療。
2.黃皮葉滾肉片湯
材料:黃皮葉2兩(新鮮更佳),瘦肉6兩,蜜棗3枚。
方法:瓦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加入全部材料,繼續(xù)用中火煲一個小時左右,加鹽即可飲用。
功用:平時佐膳可預防流行性感冒,有開胃消滯、理胃氣功效。如感冒、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痰多,或由于胃腸氣滯、食滯之后引起脘腹疼痛、胃氣上逆,可以作為食療。
3.芥菜蔥白燉肺湯
材料:芥菜1斤,蔥白4條,肺片1斤,生姜1片。
方法:先將肺片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撈起備用。瓦煲內放入生姜片和清水適量,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放入芥菜、肺片,繼續(xù)用中火煲兩個小時左右,加入蔥白,稍滾片刻,加鹽即可飲用。
功用:平時飲用可以防止因煙酒過多、睡眠不足等導致的燥熱、口干、咳嗽痰多或咳痰有血絲等癥狀出現(xiàn)。如果感冒頭痛、無汗、周身骨節(jié)疼痛、聲音沙啞、咳嗽痰多,則可用作食療。
感冒后飲食宜清淡 這些食物不宜吃
感冒后需不需要忌口?鄧聰表示,感冒后飲食易清淡,以下食物不宜食用:
1.甜食:無論是高糖水果還是甜品點心,在感冒期間都要禁食。甜食不但會增加痰的黏度和量,還會導致腹脹,抑制食欲。
2.生冷、冰凍、肥膩食物:這些食物會損傷脾胃功能。
3.辛辣食物: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讓脆弱的腸胃功能更加紊亂,甚至引發(fā)惡心、嘔吐等,也會加重咽痛、聲沙、口干等不適。
4.魚腥發(fā)物:這類食物容易讓感冒病情加重,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人群要注意忌食海鮮等。
5.粗纖維食物:感冒期間人的胃動力較弱,所以盡量避免食用粗纖維食物,否則會增加腸胃負擔。
6.咖啡和茶:這些食物容易導致腸胃不適,也容易和感冒藥起反作用。
以下應適當多吃:
1.以低鹽、少油、清淡、半流質飲食或軟食為好,少量多餐,如清淡的粥和湯,有利于消化吸收。
2.感冒應多吃新鮮蔬菜或水果,以補充礦物質。如白蘿卜,其所含的蘿卜素對預防感冒及緩解感冒時痰多等癥狀有一定的作用。常見的水果如蘋果、梨等也可適當多吃。
3.多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