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新聞11月26日電(黃麗娟)泰安市泰山區(qū)作為泰山腳下當地的主城區(qū)、老城區(qū),一直面臨社會矛盾復雜,居民訴求多樣的治理難題,而城市治理好不好,不僅關乎城市的“面子”,更關系著群眾冷暖的“里子”,考驗著城市基層治理的智慧與擔當。
今年,泰山區(qū)以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出發(fā)點,用黨建來引領,用技術來支撐,用真心來化解,探索成立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在不斷完善提升中著力破解基層治理一個又一個難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節(jié)節(jié)攀升。
小區(qū)一處因更換標識牌引起的路面坑洼,從居民上傳文字圖片到“泰山慧治”平臺反映問題,到社區(qū)工作人員前來修復路面,得多長時間?在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8月份市民李女士在平臺上投訴的一則工單案例給出的答案是:25分鐘。而李女士在電話回訪中也給出了三個字的真心評價“快!真快!”
電話里說不清楚?不能隨時了解投訴進展?感覺處理反饋速度慢……如今在泰山區(qū),這些過去群眾在投訴問題時經常顧慮的問題都已不在。不論大事小情,居民只需拿出手機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點進“泰山慧治”平臺,就能通過照片甚至添加視頻、語音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直觀描述,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一件投訴問題的上報。
“不同于過去工單由市里逐級下派,從泰山慧治上報的投訴工單,通過接訴即辦的閉環(huán)運行機制,實現了區(qū)內辦理‘加速跑’�!碧┥较蠕h慧治服務中心副主任謝中全形象地將平臺比喻為了傾聽民意的“橋頭堡”,眼下,平臺不斷完善形成了“訴求受理、分派辦理、限時督辦、反饋評價、分析預警”5項運行機制,按照“接收、分派、辦理、督辦、反饋、評價”6個環(huán)節(jié),工單辦理時限壓縮到3天,確保了問題快速受理解決。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心已先后承辦物業(yè)投訴、噪音擾民、勞工糾紛、疫苗接種咨詢等各類民事訴求4.3萬余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9.1%,同比增長12.4%,工單辦理群眾滿意率創(chuàng)歷史最好成績。
各類訴求問題精準及時處置的背后,是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一套高效運轉的社會基層治理體系。
過去,當地在基層治理探索中形成了行政執(zhí)法、網格化管理等多個治理平臺,但各個平臺長期“單兵作戰(zhàn)”,產生了“管得著”卻“抓不起”、“管得了”卻“管不好”的局面,于是這在方便基層治理的同時帶來了一些困擾,一位基層網格員坦言,“以前,手機上光各個治理平臺的APP就四五個,但有些辦不了的事還是辦不了�!卑殡S居民訴求的日益多樣,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迫在眉睫。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這一次,為有效解決資源分散、機制不暢、服務效能不高等基層治理難題,泰山區(qū)不再就基層抓基層,而是選擇從頂層設計開刀,由黨組織力量統領,建立了包括體系上下貫通、平臺科技賦能、機制閉環(huán)運行、隊伍高效落實等為主要內容的“有訴必應 一鍵到家”為民服務機制,形成了上下貫通的體系平臺,暢通了基層治理的“經緯線”。
泰山區(qū)在精心打造區(qū)級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橫向上由區(qū)委總攬、慧治中心統籌,整合12345、數字城管、大數據中心、網格化管理、街呼區(qū)應等機構職能,將61個部門單位全部納入協同處置體系,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縱向上,街道鎮(zhèn)建立分中心,社區(qū)村設立工作站,配齊配強網格力量,形成區(qū)—街道鎮(zhèn)—社區(qū)村—網格上下貫通的工作體系,在治理服務上實現一體推動、到邊到底。
打造這樣一套高效治理的平臺體系,科技賦能的力量不可小覷,甚至實現了“1+1>2”的治理效果。走進泰山先鋒慧治中心大廳,寬大的電子屏上顯示了當地開發(fā)應用的一體化泰山先鋒慧治服務平臺,集聚著民生訴求、網格化管理、大數據分析、可視化系統4大功能模塊,通過各類圖表和地圖實時顯示辦件情況和熱點預警分析,平臺作為中心的“云大腦”直觀感知著泰山區(qū)的城市“心跳”和“脈搏”,而通過后臺數據與當地主要領導移動辦公系統的實時連通,還能實現熱點敏感事件的及時批辦。
“把平臺定義為‘云大腦’名副其實,它既‘耳聰目明’,又‘肢體靈活’,還‘心中有數’�!�
中心副主任邱真告訴記者,線上“耳聰目明”,依托的是當地延伸打造的大眾日報客戶端“泰山慧治”、“一鍵通”網格化管理手機服務終端等民意訴求收集渠道,有效聯通、深度整合全區(qū)各類數據的同時,實時鏈接市級平臺,用“順風耳”傾聽群眾訴求,用“千里眼”洞察居民所需。
線下“肢體靈活”,則離不開延伸到這座城市每個小區(qū)、每棟樓的網格管理“生力軍”,目前,泰山區(qū)按照“1+2+N”模式配齊配強網格長、專兼職網格員和網格信息員等網格力量,并吸納物業(yè)企業(yè)工作人員為兼職網格員,將紅色物業(yè)深度融入紅色網格。
值得一提的是,高效便捷的網格管理不僅能“上訴下辦”,更能“下呼上應”,依托“一鍵通”網格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基層管理的“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qū)”,矛盾問題在基層一線化解。在邱真手機里“一鍵通”系統平臺上,記者看到,這個平臺覆蓋了全區(qū)7個街道鎮(zhèn)921個基礎網格1200多個群的近12萬戶群聊居民,數據顯示當天各社區(qū)待受理問題26條,辦理中31條,辦結19條,“居民在所在網格群里可以直接反映問題,社區(qū)網格管理員能解決的接著辦,解決不了或需協調的問題,可以通過下呼上應逐級上報直至解決�!�
今年11月3日,中心收到首起關于某私立醫(yī)院員工強行辭退、拖欠工資的市轉投訴,緊接著“泰山慧治”平臺也陸續(xù)接到多起相關投訴,這引起了一直專注于平臺數據分析工作人員的注意。很快,中心研判后啟動預警機制,將這一情況及時通知人社局介入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該醫(yī)院存在因暫停營業(yè)而辭退部分員工的問題,相關部門立即約談醫(yī)院負責人,院方馬上進行了整改,對涉及員工給予了妥善安排。
這是當地發(fā)揮數據分析研判作用,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的一例佐證。面對社會管理的千頭萬緒,以及各個平臺的大量訴求,大數據分析研判讓中心做到了“心中有數”,能夠及時通過周報、月報、直報等形式將熱點事件匯總預警,將被動承接變?yōu)橹鲃踊猓瑸檎卮鬀Q策提供參考依據,實現了多件民生實事的未訴先辦。特別是針對未按時解決事項,當地可以采取組織部門、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專項督辦等形式介入,大力度推動問題解決。
在中心數字平臺大屏幕前,邱真指著事件預警告訴記者,字體越大說明最近群眾的訴求量越大,比如現在字體較為醒目的“3-11歲疫苗接種”,說明最近群眾訴求較多,經過分析研判,這些訴求以咨詢類居多,我們已經啟動了預警,協調衛(wèi)健局加強政策宣傳,做好答疑工作。
高效的城市治理,推動著高質量的發(fā)展,塑造著高品質的民生。今年1—9月份,泰山區(qū)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383.05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居全市各縣市區(qū)第一,全區(qū)新增市場主體1.35萬戶、同比增長24.1%,指標位居省市前列。與此同時,全國市轄區(qū)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qū)、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2021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第一名)等一批榮譽稱號實至名歸,成為當地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區(qū)鏗鏘有力的最佳印證。
“讓群眾更滿意,讓百姓更認可,是我們持續(xù)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的不竭動力,打造更高效智能的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我們任重道遠,需久久為功、持續(xù)發(fā)力�!碧┥絽^(qū)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zhàn)部部長王冠祥說。未來,“慧治”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