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3月26日電 建立“線上+線下”流入黨員動態(tài)摸排機制、設立“流動黨員之家”、圍繞流動黨員開展助學活動……臨沂市蘭山區(qū)柳青街道秉持“流而有家”理念,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讓流動黨員“筑巢安家、有家有為”。
臨沂市蘭山區(qū)柳青街道作為臨沂市委、市政府駐地街道,人口約45萬人,其中“燈塔黨建”登記在冊流入黨員102人,蘭山區(qū)外流入街道黨員3000余人。
為讓流動黨員“融流于柳,在柳青、愛柳青、為柳青”柳青街道開展全方位感召“引流”、全領域賦能“育流”、全身心服務“暖流”、全路徑引導“聚流”行動。
以全方位感召“引流”為例,該街道全面開展調查摸底,建立“線上+線下”流入黨員動態(tài)摸排機制,線上通過“燈塔黨建”平臺流入黨員在線報到模塊進行集中排查、信息比對,線下采取“網(wǎng)格篩、入戶查、電話訪”等方式確認流入黨員。
柳青街道還依托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設立43處“流動黨員之家”,開通流動黨員服務熱線,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困難救助、教育培訓等“一站式”便捷服務,完善“前臺接待—訴求記錄—聯(lián)動處置—事后反饋”全鏈條服務流程,為流動黨員“筑巢安家”打下堅實基礎。
為全領域賦能“育流”,柳青街道根據(jù)流動黨員特點,推出了全領域賦能“育流”工作,引導流入黨員到社區(qū)報到,積極參加組織生活,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講故事學理論”,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
此外,柳青街道多方聚力送溫暖,讓流動黨員在“柳青”也能感受到家的存在、家的溫暖,流而有家。該街道整合“雙報到”單位、紅領書記等資源優(yōu)勢,圍繞流動黨員開展“送你一朵小紅花”關愛行動,實施名醫(yī)義診、居家收納、電商直播培訓等“暖心七件事”;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有話向黨說”暖流活動,隨時為流動黨員提供幫助;評選宣傳8名“流動先鋒”,讓流動黨員“流動生輝、心有歸處”。目前,共開展活動40余場次,惠及流動黨員1700余人次。
柳青街道還依托“睦鄰家”黨建品牌建設,全路徑引導“聚流”,讓流動黨員“有家有為”。該街道通過聚合流動黨員之力,組建“流動先鋒”志愿服務隊,納入街道平急結合志愿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反詐宣傳、環(huán)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流動黨員在基層治理工作中主動參與、主動作為,實現(xiàn)從“被融入”到“想融入”的轉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