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正文
(新春走基層)古籍整理“不打烊” 師生“燃燈注疏”
2025年01月25日 0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濟南1月24日電 題:古籍整理“不打烊” 師生“燃燈注疏”

  作者 王采怡 祁建月 李欣

  蛇年春節(jié)將至,山東大學里仍有一間工作室燈火通明。雖已子時,該校文學院教授杜澤遜和他的學生們?nèi)月袷住队罉反蟮洹返裙偶�,對“大部頭”們進行整理。

  在這間名為“校經(jīng)處”的房間里,古籍書目擺滿一整面墻,拼在一起的幾張長桌上,堆滿翻開的資料和寫滿字跡的稿紙。

  學生們圍坐桌邊,安靜地忙碌著,或低頭比對手中不同版本的古籍,或緊盯電腦屏幕,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尋找需要修訂的線索。

  1月23日晚,山東濟南,杜澤遜和學生們?nèi)月袷子诠偶砉ぷ�。王采�?攝
1月23日晚,山東濟南,杜澤遜和學生們?nèi)月袷子诠偶砉ぷ鳌M醪赦?攝

  “不只寒假,這里一年365天燈都亮到晚上11點。甚至除夕夜也有學生堅守�!倍艥蛇d說,存世古籍若未經(jīng)�?�、標點、注釋,一般讀者難以閱讀,因此需要系統(tǒng)整理。

  古籍整理的工作量較大,專業(yè)人員少,若進展緩慢則無法滿足國家迫切需求。假期和晚上“加班”早已成為常態(tài)。“我們不僅不能拖延,還要在保證質(zhì)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倍艥蛇d說。

  1月23日晚,山東濟南,杜澤遜指導學生進行古籍整理工作。王采怡 攝
1月23日晚,山東濟南,杜澤遜指導學生進行古籍整理工作。王采怡 攝

  《永樂大典》卷帙浩繁,現(xiàn)存800多卷、400多冊,半數(shù)在海外,半數(shù)存國內(nèi)。為給《永樂大典》加上現(xiàn)代標點符號,杜澤遜邀請了7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專家參與其中。如今,標點符號工作已完成,團隊正在進行分類重編工作,力求讓《永樂大典》更便于閱讀。

  除《永樂大典》外,該團隊還承擔著多個古籍整理項目,如《十三經(jīng)注疏》匯校、國家清史項目《清史·典籍志》《清人著述總目》、日本藏中國古籍總目、《齊魯文庫·典籍編》等項目。學生們分成多支隊伍,每個項目都設置秘書組和小組長,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1月23日晚,山東濟南,王曉靜正在進行古籍整理工作。王采怡 攝
1月23日晚,山東濟南,王曉靜正在進行古籍整理工作。王采怡 攝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師王曉靜主要協(xié)助杜澤遜開展日本藏中國古籍總目項目�!爸袊偶畺|傳日本歷史悠久,日本收藏的中國古籍數(shù)量大、質(zhì)量高,其中不乏中國已散佚的善本�!�

  工作中,王曉靜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不同書目對同一本書的著錄存在差異,需要仔細甄別、統(tǒng)一,“解決問題的過程就像探案,不僅能更新知識儲備,而且非常有意思”。

  在博士研究生隗茂杰看來,雖然假期仍需要在學校加班,但能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出一份力,一切都值得�!巴砩系沫h(huán)境安靜,更適合查閱資料、深入研究�!壁竺軓谋究茣r期就加入古籍整理項目,目前正參與《清人著述總目》的審校工作。

  “我們的工作是國家修清史工作的一部分,能參與其中,為修清代史貢獻力量,使命感油然而生�!壁竺苊枋�,這種感覺就像穿越時空與先輩們相識,從他們手中接過墨筆,續(xù)寫歷史。

  “我們現(xiàn)在做的工作非�;A,首先是對古籍進行原樣拍照、影印并上傳至網(wǎng)絡端,還要適當加入標點符號、注釋,逐步使其接近現(xiàn)代讀者閱讀水平,減少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障礙�!倍艥蛇d一直強調(diào)要加強古籍普及和數(shù)字化工作,“古籍中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閱讀古籍有利于繼承和弘揚這些文化”。(完)

編輯:孫婷婷
闂佺鍩栧ú婊勭仚闂備緡鍙庨崰姘额敊閸儲鏅慨婵囨ssdweb@163.com
闂佸搫鐗滈崜娑氱礊婢跺瞼鍗氭繛鍡樺姇椤f煡鏌涢幒鎴練婵炴潙娲︾粚閬嶅焺閸愌呯闂佹寧绋戞總鏃傜箔婢跺顩烽柨婵嗙墑閳ь剙鍟粙澶愵敇閻斿摜鍘愮紓浣插亾闁硅鍔﹀ḿ搴ㄦ煟閹邦剛鐣柍褜鍓ㄩ幏锟� 闂佸憡甯掗敃锕傚极閵堝瀚夋い鎺戝€荤粔鍦磼閺冣偓閻熝勭仚婵炲濮鹃鎰濠靛绀夐柨娑樺閻ュ懎鈽夐弮鎾剁暤婵為棿鍗抽獮鎺楀醇閻斿摜绉梺闈涙4閹凤拷
[缂傚倸鍟崹宕囩箔閸屾稑顕遍柣妯挎珪鐏忥繝鎮峰▎蹇旑棞闁诡垰顦甸幊鐐哄磼濠婂嫮鐛ラ柣鐘辫兌鏋憸鎷屽皺閹风姵绗熸繝鍕槱0106168)]闂侀潧妫岄崑鎻�婵炲瓨绮庨幃渚癙闁荤姴娴勯幏锟�040655闂佸憡鐟遍幏锟�][婵炲瓨绮犻崜娆撳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捄鐑樼カ缂佹唻鎷�110102003042] [婵炲瓨绮庨幃渚癙婵犮垼顔愰幏锟�05004340闂佸憡鐟遍幏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