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正文
古街興起國潮課堂 年輕人非遺體驗升級
2024年07月10日 1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煙臺7月10日電 題:古街興起國潮課堂 年輕人非遺體驗升級

  作者 王嬌妮 曲正揚

  靜心抄一篇古詞,學做一個消暑香囊,或是用植物色素染一條長裙,這樣的國潮體驗課在炎炎夏日里備受年輕人青睞。在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山東煙臺芝罘區(qū)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qū),改造后的一幢幢傳統(tǒng)民居成為年輕人扎堆體驗非遺項目的場所。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煙臺坐擁15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及數(shù)百項省市級非遺項目。當?shù)亟陙韺⒃S多老院落打造成非遺館,匯聚剪紙、絨繡、毛筆、花餑餑、草木染、手作香、螳螂拳等項目,通過升級業(yè)態(tài)和場景,迎合年輕人渴望深度參與非遺體驗的新需求。

2024年6月,山東煙臺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qū),學員在體驗剪紙技藝。曲正揚 攝

  “將剪刀以斜角刺入圖樣,沿虛線裁掉多余的部分……”推開剪紙館的建筑木門,紅漆白底的剪紙墻映入眼前,剪紙老師李萍芝站在古香古色的窗欞前指導學員們剪“!弊。

  李萍芝說,過去剪紙館主要以陳列展品為主,如今走馬觀花式的觀賞已被淘汰,大家更希望坐下來一起剪。擅于創(chuàng)新的年輕人還將剪紙與動畫、游戲、潮玩等相結合,促使從業(yè)者自覺更新體驗場景,讓剪紙館升級為兼具傳承、體驗、教學、旅游于一體的“潮”空間。

  走進裝飾過的草木染非遺坊,房梁上垂下的各式染布給老建筑增添了飄逸感。不少學員在體驗拓染技藝,他們用錘子、石頭等敲打植物葉片或花瓣,將植物色素印在布匹上。染好的布料經(jīng)過再設計,可以做成衣服、飾品、背包等,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潮流單品。

7月9日,山東煙臺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qū),一名男青年在晾曬扎染作品。曲正揚 攝

  “95后”女青年陳星月像拆禮物一樣解開一個扎染作品,獲得了令她驚喜的花朵T恤!澳茉谶@樣古樸安靜的環(huán)境下體驗非遺技藝,超出了我的預期,我已經(jīng)報名參加長訓班,希望慢慢解鎖更多驚喜!标愋窃路Q,相比各類一次性的體驗活動,她更愿意花時間精學一到兩項非遺技藝。

  在一家以毛筆制作為主題的非遺工坊,展臺擺放的“水晶鎮(zhèn)尺”“冰種墨碟”“琉璃印章”“火鍋硯臺”等國潮文房用具格外吸引眼球?缛牍し粌(nèi)院,幾名“00后”在用毛筆臨碑帖、寫詩箋、畫扇面。

  該工坊主理人賈崔建稱,工坊經(jīng)歷了兩次迭代更新,最初以銷售傳統(tǒng)毛筆為主,客戶多為中老年人。幾年前著手開發(fā)國潮文房用具,追上了年輕一代的消費潮流。今年又進行了空間升級,布置出場景豐富的國潮書房,提供字帖、茶飲等,并定期舉辦雅集活動,吸引年輕人來此練習書法、誦讀詩詞、結交朋友。

山東煙臺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qū),前來學習非遺技藝的大學生展示各自作品。曲正揚 攝

  時下,不斷升級的非遺體驗與當代年輕人建立了密切的情感鏈接。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追求非遺體驗的升級是年輕人對生活方式的新注解,年輕一代不僅熱衷于探索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更努力尋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共鳴。眾多非遺項目已不再由從業(yè)者主導,而是逐漸從教學方式轉變?yōu)槲幕w驗,并兼具心靈按摩、休閑放松的作用。

  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其中以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美術為代表的非遺項目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向往的“詩和遠方”,并演變?yōu)橐环N時尚符號。(完)

編輯:孫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