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正文
孫繼業(yè):龍年話龍   
2024年02月09日 12:30 來源:齊魯晚報

龍年話龍

孫繼業(yè)

  玉兔辭舊歲,金龍迎新年。龍年快要到了,龍行龘龘的氛圍越來越濃了,禁不住想到龍城一睹龍顏,親身感受一下古老神秘的龍文化。

  從濟青南線下高速不遠,就是聞名遐邇的諸城恐龍博物館。博物館坐落于濰河南岸的恐龍公園內,三面環(huán)水,風光秀麗。濰河發(fā)源于魯東南山區(qū),是東夷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呈子遺址和前寨遺址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在此出土的蛋殼陶薄如紙、亮如漆、聲如磬、硬如瓷,是龍山文化的代表。河對岸就是舜帝故里諸馮,《諸城縣志》載:“縣人物以舜為冠,古跡以諸馮為首!泵献釉唬骸八瓷谥T馮,東夷之人也!狈段臑懙摹吨袊ㄊ贰泛凸糁骶幍摹吨袊犯濉方宰⒚髦T馮即今諸城。

  恐龍博物館建筑風格獨特,遠遠望去,似八條巨龍相抱互擁,給人以騰飛的動感,是全球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之一。走進世界龍王廳,迎面有一具高大的恐龍化石令人震撼,長達16.6米,高9.1米,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譽為“世界龍王”。

  該龍王是一位農民在挖井時發(fā)現(xiàn)的,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研究,確定屬于一種新的鴨嘴龍屬種,并命名為“巨大諸城龍”。龍身呈塔橋狀,脖頸、軀干和尾巴各占身體的三分之一,體型巨大,四肢強壯,可以在兩足或四足之間自由切換,因喙部寬扁像鴨嘴,故名鴨嘴龍,生活在中生代白堊紀晚期,距今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

巨大諸城龍
巨大諸城龍

  來到神妙龍骨廳,一具粗壯的恐龍腿骨映入眼簾,龍骨有一人多高,重達500多斤,被譽為“天下第一奇骨”。民間相傳“看看巨龍,心想事成;摸摸龍骨,吉祥幸!保婚g有不少摸后發(fā)跡的神奇?zhèn)髡f。游客們不禁好奇地上前摸一摸,龍骨已被摸得油光發(fā)亮。

神妙龍骨
神妙龍骨

  在白堊紀恐龍世界展廳里,矗立著十幾具形態(tài)各異的恐龍化石骨架,有翼龍、鴨嘴龍、三角龍、劍龍、霸王龍等等。在藍天白云、植被蔥郁的史前環(huán)境里,加上現(xiàn)代聲光電效果和3D動感環(huán)幕影像,栩栩如生地模擬復原了白堊紀時期群龍爭霸的恢宏景象。在刺激、奇幻的白堊紀世界穿梭,可以近距離親密接觸億萬年前的地球霸主,孩童們興奮的喊叫聲和恐龍的吼叫聲響成一片,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一次奇妙的穿越之旅,領悟與龍共舞的神秘、神圣和神奇。

白堊紀恐龍世界
白堊紀恐龍世界

  在恐龍公園北區(qū),還有龍立方展館、角龍館和甲龍館。龍立方展館居中,呈立方形,里面有一塊長4.6米、寬3.3米、高1.6米、重約30噸的恐龍化石,鑲滿恐龍身體各個部位化石的礫巖,被形象地命名為“龍立方”,其集中性和稀有性是罕見的,堪稱鎮(zhèn)館之寶。龍立方兩邊分別是角龍館和甲龍館,外觀為角龍和甲龍仿真造型,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專業(yè)性角龍和甲龍專題館,館內收藏了數十架珍貴的恐龍骨架標本。

  當年,諸城剛發(fā)現(xiàn)完整恐龍化石的時候,老家領導曾跟我說,擬組裝100具恐龍,建成全國最大的恐龍博物館。我聽后不以為然,建議不要全部挖出來,最好在比較集中的地方就地建恐龍世界地質公園。經過幾年的建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已初具規(guī)模,包括恐龍澗主館和暴龍分館等場館,已成為全國最美十大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和山東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

  恐龍澗在庫溝村北嶺上,距市區(qū)十公里左右。相傳在古老的涓河東岸,有一條神奇的“龍谷”!褒埞取背蕱|西走向,長800余米,深約30米,寬不足百米,屬一億年前的砂礫巖地層,原名藏龍澗。據當地村民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經常在這里發(fā)現(xiàn)一些奇怪的骨頭,村民以為是中藥里的“龍骨”,就把這里叫作“龍骨澗”了。

巨型山東龍
巨型山東龍

  1964年夏天,時值龍年。國家地質部石油勘探隊在“龍谷”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塊恐龍化石,隨后進行了四次發(fā)掘,先后產出恐龍化石數萬塊,多達30余噸,部分龍骨被裝配成兩具恐龍骨架,分別陳列在中國自然博物館和山東博物館,其中一具高達8米、長15米,重達20噸。因體形巨大,是以前從未發(fā)現(xiàn)的新屬種,被命名為“巨型山東龍”。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主館大門,由兩只巨大的恐龍交匯而成。進入恐龍澗,有一條東西長里許、南北寬30余米、均深26米、呈45°傾斜的恐龍澗化石長廊,上萬塊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恐龍化石,密密麻麻地以原始狀態(tài)鑲嵌在這面斜坡上。遠遠望去,仿佛一面巨型浮雕,高低錯落,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富有濃郁的遠古氣息和古樸韻味,極具觀賞性、震撼性和沖擊力,讓人不禁感嘆于大自然的造化和神奇。

恐龍澗化石長廊
恐龍澗化石長廊

  經中外專家證實,這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比此前認為最大的美國猶他州恐龍化石群大兩倍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執(zhí)行局專家組考察后一致認為,諸城恐龍化石群“規(guī)模之大、保護之完好無與倫比,是令人震撼的地質奇觀!

  暴龍館距恐龍澗不遠,位于著名詩人臧克家故里臧家莊村北的臧氏墓地里,附近有龍王泉、石龍寺、黑龍溝和臥龍湖,傳說該墓地是藏龍納氣的風水寶地。臧氏家族自遷來后人才輩出,先后出進士5人、舉人17人,其中2人官至巡撫、尚書,臧克家的祖父、曾祖父也都是前清舉人,成為諸城五大名門望族之首。

  暴龍館外形為恐龍蛋造型,是全球唯一的暴龍專題博物館。在化石層疊遺跡展示區(qū),有一條可供游人行走的玻璃棧道,化石由遠及近分為七層,暴露出地面的化石2000多塊?粗嫘喂譅畹目铸埢虚L的,有短的;有粗的,有細的;有頭上長角的,有身上帶刺的。有暴龍,有甲龍,有鴨嘴龍,還有罕見的角龍……橫七豎八,展現(xiàn)了群龍搏殺的遺跡。小心翼翼地踏在玻璃棧道上,穿行于一片奇石怪骨中,有一種穿越遠古的神秘感覺,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遙遠的恐龍時代。

暴龍館
暴龍館

  在暴龍館的燈光秀區(qū)域,展示了在這里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四大龍王。紅色燈光區(qū)域展示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暴龍——“巨型諸城暴龍”,體長11.6米,高4.6米,重約7噸,頭骨發(fā)達,前肢短小,后肢粗壯。暴龍屬獸腳目食肉性恐龍,性情兇猛,牙齒鋒利,擁有動物中最強大的咬合力,可刺穿堅硬的骨頭,是白堊紀晚期食物鏈最頂端的終極掠食者。

巨型諸城暴龍
巨型諸城暴龍

  在白色燈光區(qū)展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龍之一的——“諸城中國甲龍”,體長10米,高約2米。雖體型低矮,卻粗壯強大,身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鱗甲,背上有兩排不規(guī)則的尖刺,頭頂有一對尖角,尾巴上有個像流星錘樣的尾錘。在遇到危險時,可用尾錘攻擊敵方,是著名的防御專家。

  在藍色燈光區(qū)展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角龍——“諸城中國角龍”,體長6米,高約2米,頭長1.8米。頭骨前端的一只角像長矛一樣又尖又長,頭頂上有個碩大的頸盾,像美麗的皇冠,邊緣長有10個尖角,可攻可守,是令暴龍頭疼的勁敵,堪稱恐龍界的角斗士和時尚達人。這是北美以外唯一發(fā)現(xiàn)的角龍,填補了亞洲地區(qū)的空白。 

諸城中國角龍
諸城中國角龍

  在綠色燈光區(qū)域展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巨大華夏龍”,亦稱“中國龍”,身長18.7米,高11.3米,體重達10噸以上,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龍,刷新了“巨型山東龍”和“巨大諸城龍”的世界紀錄,成為新的“世界龍王”。

  在南側展示區(qū),還展示了一具世界首次公開亮相的“華麗羽王龍”——世界最大唯一長有羽毛的暴龍,體長9米,重約1.4噸,比已知最大的“意外北漂龍”還要大四倍,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痕跡,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暴龍無毛的認知。 

華麗羽王龍
華麗羽王龍

  在地質公園附近及全市13處鄉(xiāng)鎮(zhèn),還相繼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點多達30余處,埋藏面積達1600多平方公里,有暴龍、甲龍、角龍、翼龍、鴨嘴龍、纖角龍、坐角龍、竊蛋龍、虛骨龍、泰坦巨龍、意外角龍等十余個屬種,有不少屬全國首次發(fā)現(xiàn)或震驚世界的重大發(fā)現(xiàn),成為當之無愧的恐龍之鄉(xiāng)、世界恐龍化石寶庫,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正式入列國家地質公園,正在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

  龍城不僅有世界公認的四大龍王,也有不少小巧可愛的龍子龍孫龍寶寶。其中,有一窩剛出生不久的小恐龍化石,憨態(tài)可掬,嗷嗷翹首,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可能因突遭火山爆發(fā)或地殼運動瞬間埋于地下,得以保存完整形態(tài)。

恐龍寶寶
恐龍寶寶

  動物變成化石的概率是極小的,不僅要避免腐化、侵蝕、風化、分解,還要經歷地殼變動、埋藏、置換,石化的概率不足千萬分之一,才能穿越億萬年的滄桑保存下來;尤其恐龍蛋皮薄易碎,石化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令人驚奇的是,凡有恐龍化石的地方一般沒有恐龍蛋,有恐龍蛋的地方一般沒有恐龍化石,可能因二者形成的地質條件不同造成的;但在諸城,其神奇之處在于,既有恐龍蛋,也有恐龍化石,還有巨大清晰的恐龍腳印。黃龍溝恐龍足跡群,有上萬個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恐龍足跡,密密麻麻排列在巖層上,仿佛像個大舞池,描繪出一幅“群龍共舞”的浩大場景。

  龍城大地為何有這么多恐龍化石?據考證,當喜馬拉雅山還在海底的時候,恐龍便出現(xiàn)了。在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諸萊盆地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氣候溫暖濕潤,生長著高大的松柏、銀杏、蘇鐵、棕櫚、木蘭等亞熱帶植物及各種各樣的蕨類、裸子和被子植物,水草豐茂,森林廣布,對于每天需食一噸植物的大吃貨恐龍來說,這里便成了恐龍王國繁衍生息的樂園。翼龍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群龍在陸地與水邊悠閑地生活。鴨嘴龍屬植食性兩棲動物,趾間有蹼,性情溫順,當遇到食肉龍侵襲時,會迅速地跑到水中。食肉龍屬陸生動物,不會游泳,只能望洋興嘆。

恐龍王國
恐龍王國

  如此大量的恐龍化石為何會集中于此?震撼之余,不禁令人產生疑問。從化石的磨圓度來看,這些骨頭沒有經過長時間摩擦,骨骼外表仍很尖銳、粗糙,說明恐龍生活棲息地就在當地范圍。諸城地處郯廬斷裂帶上,很可能是毀滅性的火山大爆發(fā)和地殼運動,導致恐龍滅亡后,尸骨被泥沙迅速掩埋,與空氣隔絕,然后被洪水沖積,在這一帶沉積形成化石群。

  恐龍生活在距今約2.3億年的三疊紀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稱霸地球達一億六千萬年之久。然而,在6500萬年前卻突然神秘消失,留下至今難以破解的神奇謎團。據專家研究,主要有隕石撞擊說、彗星碰撞說、造山運動說、氣候變化說、火山爆發(fā)說、海洋潮退說、自相殘殺說、溫血動物說、哺乳類偷蛋說、物種老化說、地磁變化說等假說,還有聽起來有點可笑的恐龍放屁說,其中比較靠譜的是諾貝爾獎得主阿爾瓦雷茨的“小行星撞擊說”。

  在6500萬年前的一瞬間,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17公里的超音速,猛然撞擊在墨西哥灣尤卡達半島上,擊穿地殼并發(fā)生劇烈大爆炸,形成一個直徑達180公里、深度3200米的?颂K魯伯隕石坑,產生了相當于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和沖擊波,引發(fā)了有史以來的特大地震和大規(guī)模火山爆發(fā),超級海嘯淹沒了大陸,大量的火山灰拋入大氣層中,遮天蔽日達數月之久,地球進入漫長黑暗的新冰期,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由此導致食物鏈中斷,最終造成包括恐龍在內的75%以上的動植物滅絕,形成了地球地質史上第五次生物大滅絕。面對當前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不引起深刻的反思。

小行星撞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

  恐龍滅絕之謎,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到底孰是孰非,還是留待古生物學家們去揭秘吧。龍年臨近了,觸景生情,不禁聯(lián)想到了恐龍與龍文化的關系。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神話傳說中的九不像動物,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身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在自然界中顯然是不存在的,但也不會空穴來風。關于龍的起源和原型,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于蛇,有的說是蜥蜴,還有的說是鱷魚。蛇雖有長長的身軀,但沒有角,也沒有爪,更不會飛,毒蛇的形象令人不寒而栗。蜥蜴、鱷魚等面目可憎,與龍的祥瑞形象亦相距太遠。筆者認為,龍的原形應與恐龍有關。

  龍身細長,有長長的身軀和尾巴,有角有爪,能走會飛;恐龍亦有長長的身軀和尾巴,有角有爪,能走能飛。龍有鱗甲,甲龍亦有鱗甲;龍能潛淵入海,恐龍亦善游泳;龍能騰云駕霧,翼龍也會飛行?铸埜叽笸停亲匀唤缰信c龍的相似度最高的動物。

  在老家一帶,每當夏天,東南沿海經常會發(fā)生龍卷風,烏云下面有一條長長的尾巴滴溜溜地旋轉,隨之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不一會兒便會暴雨傾盆,大人們說那是龍掉尾。古人不了解龍吸水的原理,以為是行云布雨的龍露出了尾巴。這種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神秘感,使龍漸漸演變成了一種能叱咤風云、呼風喚雨的神話動物。

龍吸水
龍吸水

  從龍文字的起源及演化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龍都屬象形文字,有頭有角有尾巴,有點像大口長身的恐龍狀。小篆中加上了翅膀,左旁是龍口與頭角訛變,右旁為龍身翻轉飛翔的樣子,讀音像打雷時的“隆隆”聲。

龍字的演化
龍字的演化

  恐龍已逝,龍骨尚存。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長角的,帶爪的,展翅欲飛的,給古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從而想象出有長長的身軀、有角有爪會飛的形象。經過千百年的美化加工,逐漸形成了龍的藝術形象。

  或許有人懷疑,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比人類早了幾千萬年,古人不可能見到過恐龍。固然,古人不可能見到活著的恐龍,但也會發(fā)現(xiàn)風化裸露或被洪水沖刷出來的恐龍化石。當古人發(fā)現(xiàn)這種張牙舞爪、體形龐大的怪物后,在現(xiàn)實中卻沒有與之對應的動物,于是認為恐龍化石或是龍死遺留。在恐龍概念出現(xiàn)之前,這種化石古人即謂之龍骨。

裸露地表的恐龍化石
裸露地表的恐龍化石

  《易經》《山海經》《左傳》《史記》等古籍中關于“見龍在田”等記敘姑置不論,古代科學著作中關于龍的記載也不勝枚舉。中國最早的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載:“龍骨,味甘,平,無毒。生川谷及巖水岸土穴中死龍?zhí)!痹摃蓵谇貪h,是中醫(yī)四大經典之一,將龍骨列為中藥上品。北宋《本草衍義》載:“西京穎陽縣民家,忽崖壞,得龍骨一副,肢體頭角悉具!彼幨ダ顣r珍在《本草綱目》中亦載:“生晉地山谷,及泰山巖水岸土之中死龍?zhí)!边@些經典提到的龍骨是一味中藥,有安神補精、生肌斂瘡等奇效。從古籍經典描述看,所謂龍骨應是恐龍化石,說明古人已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并將之與龍骨等同視之。

  這種古老的龍骨驗方,直到現(xiàn)在民間還在使用,是老家一帶道地藥材!吨T城縣志》載:“這里的老百姓經常在砍柴時拾到龍骨,用以不慎把手劃破時止血!毙r候,每當皮膚劃傷,老人們就會從龍骨上刮下點粉末涂上,能夠迅速止血消炎,不留疤痕,就像靈丹妙藥一樣。聽老父親說,20世紀50年代,他帶隊去修三里莊水庫時,曾經挖出來幾塊龍骨,最大的一塊有一人多高。三里莊水庫離恐龍澗不遠,應該就是恐龍化石。

  恐龍概念的出現(xiàn),不過才一百多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用拉丁文給它起了個名字“dinosaur”,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實際上,蜥蜴雖然也是史前爬行動物,但不是恐龍。中國學者把它譯為恐龍更準確一些,應與龍文化有關。對比恐龍化石產區(qū)與龍圖騰出現(xiàn)的區(qū)域,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恐龍化石集中分布的區(qū)域,往往都是龍文化興盛的地區(qū)。

  老家諸城一帶,至今還有不少以龍命名的村莊地名,像龍家莊、龍宿村、龍治村、九龍埠、黑龍溝、黃龍溝、白龍山、龍彎頭、龍脊嶺、龍尾村、龍門口、龍泉村、龍溪村、龍池村、龍灣村、龍灣河、五龍河、九龍河、朱龍河、龍石頭河等等。在新中國成立前,單是以龍命名的鄉(xiāng)就有七八個之多,像龍溪鄉(xiāng)、石龍鄉(xiāng)、白龍鄉(xiāng)、龍古鄉(xiāng)、龍馬鄉(xiāng)、九龍鄉(xiāng)等等。

  從前,龍是真龍?zhí)熳踊实鄣男蜗蟠笫购蛯S迷~,象征著神圣、權威、尊嚴和吉祥,民間使用是犯謀逆大忌的。諸城一帶有這么多以龍命名的鄉(xiāng)村,不能不說與龍文化有關。在老家,從小就聽說過不少龍的傳說,其中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不少地方建有龍王廟。還有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與龍有關,過春節(jié)要舞龍,正月十五耍龍燈,二月二龍?zhí)ь^,就連新婚被面也繡有龍鳳呈祥的喜慶圖案。

舞龍
舞龍

  在諸城南郊,有一座常山,因形似臥虎,原名臥虎山。山上有座龍神廟,因祈雨常靈,俗名常山,蘇軾曾來此祈雨射獵。龍神廟附近就是龍骨澗,龍骨澗附近就是舜帝故里。諸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真正的藏龍臥虎之地,人中龍鳳燦若繁星,帝王皇后,賢相名臣,文宗詩伯,代不乏人。眾所周知的當代名人自不必說,上古明君虞舜、智圣諸葛亮、著名畫家張擇端、金石學家趙明誠,名相重臣劉統(tǒng)勛、劉墉、竇光鼐,一大代表王盡美,著名作家王統(tǒng)照、詩人臧克家,還有諸城媳婦李清照等等,都是彪炳史冊的歷史文化名人。僅有清一代,中進士者就達100多人,名列全省之冠。改革開放以來,“諸城模式”名揚全國。

  古老的東方有條龍,中國龍城在諸城?铸堧m已絕跡,但龍文化仍然活在人們心中。這里生活著龍的傳人,流淌著龍的血脈,傳承著龍的精神,續(xù)寫著龍的傳奇。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編輯:沙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