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內新聞—正文
【東西問】全球經濟復蘇競賽,中國做對了什么?
2021年07月19日 1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短評:全球經濟復蘇競賽,中國做對了什么?

  (東西問)短評:全球經濟復蘇競賽,中國做對了什么?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電 題:全球經濟復蘇競賽,中國做對了什么?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又一次,中國以自身經濟的韌性和持續(xù)增長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中國上周四發(fā)布了一份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的經濟半年報: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7.9%,兩年復合平均增速為5.5%。

  繼一季度“創(chuàng)紀錄”大漲18.3%后,二季度中國經濟復蘇腳步并未放緩,擊破了此前外界對中國經濟復蘇疲軟的揣測。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這場全球經濟復蘇競賽中,中國就持續(xù)保持領先。去年10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曾發(fā)布一篇題為“中國正在贏得全球經濟復蘇(競賽)”的報道,業(yè)已預判成真。當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xiàn)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時至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以12.7%的同比增速繼續(xù)引領全球,而世界主要經濟體仍在脆弱和不確定中艱難恢復。一季度,美國GDP同比微增0.5%。日本GDP同比下滑1.6%。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一季度經濟也仍處于負增長泥潭。

  中國究竟做對了什么?

  當然,中國經濟的持續(xù)恢復離不開有力的宏觀政策、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完整的產業(yè)鏈和疫情影響下的“出口繁榮”。拋開這些不談,中國之所以能成為第一個擺脫新冠疫情封鎖的大型經濟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做對了一道關鍵性的選擇題:“保人命還是保經濟?”

  作為疫情沖擊下各國所面對最艱難的選擇之一,中國的答案是前者,且毫不猶豫。這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數(shù)西方國家的選擇都不相同。對中國來說,發(fā)展的目標是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沒有了“人”則失去了發(fā)展經濟的意義,而健康,則是人們美好生活的前提。

  為阻斷病毒傳播,千萬級人口城市武漢“封城”76天。億萬中國人戴上口罩,離開公共場所。大量餐館關門、店鋪停業(yè),這家超級“世界工廠”一度將轟鳴的機器暫停。

  “隔離”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可以想見。2020年一季度,中國少增的GDP規(guī)模以萬億元(人民幣)計,季度經濟增速更是出現(xiàn)了自1992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更不必提其后伴隨的財政收支緊張、就業(yè)壓力陡增等難題。

  但“短痛”過后,中國得以迅速控制疫情,有序復工復產,并且率先走出陰霾。而那些一開始就選擇“保經濟”的國家則需要面對不斷反撲的疫情、不斷增長的確診和死亡人數(shù)。當醫(yī)院床位極度緊張,呼吸機、口罩等醫(yī)療物資頻頻告急,民眾對健康狀況人人自危時,經濟顯然不會毫發(fā)無傷,其結果反而是“人財兩失”。

  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曾經說過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此外,古老的中華文明也將社會秩序擺在文化傳統(tǒng)的首位。人民對國家和政府應對疫情的全面理解支持,也是美歐等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獨特優(yōu)勢。

  下半年,盡管中國“一枝獨秀”的狀況或難以持續(xù),但隨著全球經濟加速復蘇,中國的消費、投資活動也將加速反彈,經濟復蘇基礎料更穩(wěn)固。(完)

投稿邮箱:cnssdweb@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